新闻中心
以下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与被动安全系统的技术解析及对比,综合行业蕞新标准与案例:
一、核心定义与作用机制
主动安全系统
功能定位: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干预预防事故发生,降低碰撞概率。
关键技术:
电子稳定控制:ABS(防抱死制动)、ESP(车身稳定系统)通过动态调整制动力和扭矩防止失控;
环境感知:AEB(自动紧急制动)融合雷达与摄像头识别障碍物并自主刹停,可减少40%追尾事故;
驾驶辅助:LDWS(车道偏离预警)、盲区监测(BSD)通过视觉/声光提示纠正驾驶行为。
被动安全系统
功能定位:在碰撞发生后减轻乘员伤害,保护生命安全。
关键技术:
约束装置:预紧式安全带配合多级气囊,根据碰撞强度分级展开;
车身结构:高强度钢框架与溃缩吸能区设计分散冲击力,如沃尔沃硼钢车身强度达普通钢4倍;
紧急救援:eCall系统自动触发事故报警并定位。
二、协同关系与优先级争议
互补性:主动系统减少事故量,被动系统降低事故伤害,二者构成完整安全链。
争议焦点:
主动系统优势:AEB可显著降低事故率,但级端天气下传感器可能失效;
被动系统必要性:即使主动系统介入,车身刚性仍是最后防线,如25%偏置碰撞中高强度结构可避免驾驶舱入侵。
三、未来发展方向
主动安全智能化
车路协同(V2X)实现全局交通预警;
AI算法优化紧急避障路径规划,如沃尔沃主动避让系统。
被动安全个性化
智能安全带根据乘员体型动态调整约束力;
自修复材料提升车身抗冲击性。
四、用户选择建议
购车配置:优先选择配备AEB、ESP等主动系统的车型,同时关注IIHS碰撞测试评级;
日常维护:定期校准传感器,检查安全带预紧功能及气囊状态。
搜索 / Search
输入关键词查询站内信息
Enter keywords to query information within the site.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 长春丰盛煜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吉公网安备22010702000342号 吉ICP备2022001602号